热点资讯
实盘配资公司 你的位置:配资实盘交易_炒股配资正规平台_实盘配资公司 > 实盘配资公司 > 网上配资 复旦大学教授:对西方经济学的路径依赖 可能导致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误判
网上配资 复旦大学教授:对西方经济学的路径依赖 可能导致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误判发布日期:2024-07-30 10:23    点击次数:95

  当前网上配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需要我们立足中国实践,全面提炼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努力揭示中国经济发展伟大成就背后所蕴含的系统化和规律化学说,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强国经济学”就是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提炼中国经验,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阐释并深入剖析中国如何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系统阐释和揭示中国奇迹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

  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反思

  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功,赢得了世界的认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基于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理论和学说还显得非常零碎,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具有严密逻辑的中国理论和当代政治经济学,更没有提出完整的理论框架去解释中国经验,而是一直沿用西方的概念解释中国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倾向,导致不少学者对西方经济学存在“迷信”和“崇拜”,妨碍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能力。特别是,一些中国的经济学者对西方的经济理论形成“路径依赖”。每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往往简单化地归结为是学习和运用西方经济理论的成果;而当每一次经济出现问题时,要么责怪没有很好遵从西方的理论或者西方理论没有得到很好运用,要么不自觉地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寻找答案和理论依据。这种格局和状况,容易使我们丧失理论自信,甚至掉入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之中,从而误判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

  回顾中国40多年的诸多改革,不少是源自于自下而上的实际经济操作者的行动,然后被中国的经济学者总结发掘、被最高层决策者采纳,再经不断试验和“试错”,进而以更直白和朴素的语言形成权威的改革文件,最后向全国推进,形成改革浪潮,取得改革的成功。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与市场关系、所有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对外开放理论等。正是这些在西方经济学里很难寻找到的中国语汇和中国概念,实际上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点火器,从而启动了中国40多年的经济改革,推动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性。现代西方经济学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发展来看,都是与“西方”息息相关,是西方经验的总结。而且,西方学者所拥有的经历、背景决定了任何西方学者不可能准确解释中国问题,更不能解决中国问题。因此,一味地用西方的范式解释中国问题,用西方的概念去裁剪中国现实,用西方的理论去套用中国实践,结果难以解决中国问题。

  构建中国经济学的主体性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经济学的理论准备和主体意识,更需要我们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没有主体性,经济学不能解释中国问题,更不能解决中国问题。

  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中国奇迹成就中国道路,两者相得益彰。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造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我们不但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更要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道路。今天,中国问题已成世界问题,中国现象已成世界现象,解答中国谜题本身就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的发展有着西方经济学研究者所没有的丰富素材,是一座构建经济学理论的富矿。中国的学者要善于从丰富的实践中汲取和升华经济理论的中国元素。当前,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任务是,不但要解构经济学的西方中心论,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学的西方概念进行“术语革命”,进而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术语“创造性”地重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逻辑体系。中国的学者有义务和责任秉承对西方概念的解构和改造而不是坚守和盲从,从而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

  “强国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超越

  透视中国经济成功的秘诀,中国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家的角色与作用,中国政府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中国经济改革并不是简单实行市场化,实质上是对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300多年来,西方经济学总是囿于市场与政府的替代争论,从而始终无法消除经济发展中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的问题。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清醒地意识到,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经济改革的核心,经过不断调整,现在定位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且始终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正是这样的体制框架支撑了40多年中国经济的奇迹和成功。所以,不是中国经济改革复制了西方经济理论,恰恰相反是中国经济发展丰富了经济学理论的内容,贡献了经济学理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中国向世界呈现的外在形象是经济成就,其本质是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对西方的超越。

  曾几何时,一些人提出“政治经济学无用论”,甚至提出“范式危机”。这个论断是武断的,也是错误的。事实上,不是政治经济学无用,而是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同样,支撑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是别的什么理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必须将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将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从学理上研究大国成为强国的经济学逻辑,不仅能够为强国时代提供新的理论,而且有助于阐释中国道路,建构中国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强国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支撑中国走向强国之路,总结其中的系统化学说,更可以成为“强国经济学”。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本文为《强国经济学——中国理论与当代政治经济学》的序言网上配资,刊发时有删节。)